近日🥑,人民邮电报发表万泰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自媒体平台——交大评论特约文章,题为《开放麒麟1.0 背后是做好操作系统的五大发展抉择》。
以下为刊登在人民邮电报上的评论文章全文(转载自人民邮电报)🧘🏻。
近日,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发布,引发各界对操作系统发展策略的讨论🛄。自1956 年全球第一个实用操作系统出现,特别是1991 年全球第一个Linux 开源操作系统诞生以来🚸,开源化、免费化🧘🏻♀️、独立化🧙🏼♀️🏋️、通用化、生态化等逐渐成为操作系统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遇到一些与潮流和趋势相悖的现象🐹:一是在开源趋势下💤,为什么一些闭源操作系统依旧大行其道?二是在免费趋势下,为什么大多数用户还需要为操作系统付费?三是在独立趋势下🙆🏿♂️,为什么一些头部终端厂商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四是在通用趋势下,为什么在许多领域依旧是专用操作系统?五是操作系统生态体系的构建能否通过与下游应用软硬件适配的方法建立起来🙅🏼?
针对以上问题,万泰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论述了操作系统存在的闭源和开源、收费和免费、整合和独立、专用和通用、生态和适配五大发展策略🫴🏿,并提供了相应的启示和借鉴。
闭源还是开源策略?
当今全球各主流技术路线基本上呈现出“闭源操作系统一枝独秀🛁▫️,开源操作系统百花齐放”的格局😏。在PC和服务器领域的Wintel 技术路线中🍕,闭源Windows操作系统一枝独秀💍,常年占据桌面操作系统90%以上的份额🎒🤦🏼♂️,开源Linux操作系统百花齐放,出现了千余款Linux操作系统发行版;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AA技术路线中,闭源iOS 操作系统一枝独秀,牢牢占据了高端手机市场🧧,开源Android操作系统百花齐放,三星🌝、小米、OPPO、vivo 等都基于Android 定制开发。在云计算领域,闭源AWS云操作系统和阿里云的飞天操作系统技术领先,目前占据全球云计算市场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开源OpenStack 操作系统百花齐放,微软云👩🏽🍼、谷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全球云计算大厂都是基于OpenStack 开发。在智能驾驶领域,闭源QNX 操作系统一枝独秀,占据全球52%以上的份额,开源Linux🈷️、Android、Harmony🥎、Ali-OS等操作系统百花齐放🍚。
闭源和开源策略带来的启示是各领域第一家头部企业常常选择闭源模式,其他企业只能抱团取暖选择开源模式。尽管开源已成为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每一条技术路线的头部企业,由于其技术的领先性🧑🦰,能快速形成下游开发者生态和用户生态🏄🏽♀️🦬,形成较高的生态壁垒,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闭源模式🤷🏼♂️,占领高端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其他企业不仅面临着头部企业的技术垄断,更重要的是难以逾越头部企业快速形成的产业生态壁垒,所以只能选择抱团取暖、相互开放的开源模式,通过占领广大中低端市场,大幅提高市场份额。我国国产操作系统由于不掌握Linux 内核等核心技术,都采用了从开源社区免费获取内核🚣🏿,再定制开发一些API 等配套使用的软件🗜,然后打包向市场提供的方式。
收费还是免费策略📉?
理论上说,闭源操作系统是收费的🔬🏊🏽,开源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但现实中,闭源操作系统也有免费的,开源操作系统也有许多收费的🏡。全球著名的闭源操作系统,如Windows🥳、QNX等都是收费的🕵️♂️,用户不仅在初次购买时需要支付使用费,而且使用升级版还要二次付费。苹果的iOS 移动操作系统却是免费的,尽管有人认为用户在购买苹果新机时,支付的价格中包含操作系统的费用𓀚,但是用户下载更新iOS 确实是免费的🙂↔️。Debian🔌、Ubuntu、SUSE👨🏽⚕️、Fedora、OpenEuler社区发行版Linux 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但红帽公司的RHEL、麒麟操作系统💈、UOS 操作系统等企业发行版通常是收费的。
收费和免费策略带来的启示是选择产品经营的企业常常选择收费方式,选择生态构建的企业常常选择免费方式👨🏿🚒。操作系统产品选择收费方式还是免费方式,取决于这个企业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相比较而言,收费的产品经营模式是比较传统的商业模式,具有一次投入高🧗🏼♀️、零边际成本、产品毛利率高、发展空间有限的特点👨👦。而免费的生态构建商业模式是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通过免费使用的方式吸引大量下游开发者基于免费操作系统平台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和平台,进而吸引更多终端用户🛌🏽,形成黏性极强的产业生态,然后通过广告🎅、游戏等方式实现变现。在我国国产操作系统中,麒麟、统信、凝思🐒、中科方德等大多数国产操作系统都采用了产品经营的收费模式🕎,而欧拉、鸿蒙🙅、龙晰等少数国产操作系统则采用了生态构建的免费商业模式。
整合还是独立策略?
目前🚵🏽♂️,全球操作系统有两种生产组织方式,即垂直整合生产组织方式和水平分工生产组织方式🔸。垂直整合生产组织方式也称一体化整合方式,是指计算终端厂商既研制生产终端产品,同时又将产业链向上延伸,自主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CPU 等上游关键环节技术产品。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苹果和特斯拉🐅。水平分工生产组织方式,也称独立生产方式👕,是指操作系统厂商研制生产独立的第三方操作系统产品,以收费或免费的方式向市场提供,计算终端厂商围绕独立的第三方操作系统进行组装生产。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Windows、Linux、Android、OpenStack、QNX 等操作系统🫦。
整合和独立发展策略带来的启示是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超强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常常采用垂直整合生产组织方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弱的企业常常采用水平分工生产组织方式。操作系统是所有信息终端的核心环节🤵🏼♀️,采用垂直整合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都会采用自研操作系统,并与其自研的其他核心部件深度适配融合,保证其终端产品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获取其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权和对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或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弱的企业,只能采用水平分工协作、相互抱团取暖的方式,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专注发展👷🏽,然后通过市场方式协作起来🧑🏿🚒,才能打破顶尖企业的绝对垄断🥂。苹果和特斯拉是全球垂直整合生产组织方式最典型的代表🤽🏼,谷歌则通过水平分工方式建立起了其庞大的生态王国。在我国国产操作系统中,欧拉、麒麟👨🦽➡️、统信🐐、凝思、中科方德🪶、鸿蒙、龙晰等几乎都采用了水平分工方式🤾🏼♀️,只有华为采用了垂直整合的方式。
专用还是通用策略✊?
牧本周期揭示了全球芯片产业“专用化—通用化—再专用化—再通用化”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演进规律,而芯片每一次从专用化到通用化的变迁,都会引发操作系统和其他基础软硬件产品从专用化到通用化的一次全面升级,继而形成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自1942 年以来,全球计算产业经历过两次规模巨大的从专用向通用的升级变迁,分别产生了Wintel 和AA 两条技术路线🍂,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次大规模的从专用向通用的升级变迁,并可能形成一条新的NT 技术路线。在专用化阶段整机厂商是产业链的核心,不同厂商生产的整机终端产品都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到了通用化阶段,通用化的操作系统大大降低了终端厂商的开发成本,因此纷纷采用Windows、Android 等通用化的操作系统。
专用和通用发展策略带来的启示是技术路线已经成熟的通用化阶段❤️,基本无法实现追赶和超越;技术路线还未成形的专用化时期🏄♂️👚,有可能实现追赶和超越🤏🏿。PC↩️、服务器、移动终端等领域的操作系统早已走过专用化阶段进入了通用化阶段,形成了成熟的Wintel 和AA 技术路线🧛🏿♀️,筑起了高不可攀的核心技术壁垒和产业生态壁垒,很难实现追赶和超越🚢。云计算、智能汽车和通用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正处于专用化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技术路线🔄,而我国的华为和阿里在车载操作系统,阿里在云操作系统𓀓,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等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都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应该尽快将信创工程范围扩大到这些有一定基础、有发展前景、仍处于专用化发展阶段的领域,在这些技术路线还未形成的领域实现换道超车🫄🏿。
生态还是适配策略?
生态化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操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操作系统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产业生态主要包括开发者生态和用户生态两个层次,开发者数量越多🛳🥕,开发出的产品应用越广,产业生态越健全;用户数量越多,有影响力的高端用户越多🥨,用户生态就越健全🧚🏽♀️。PC领域的Windows、服务器领域的Linux、移动领域的iOS和Android等⚠,之所以能在各自领域独霸一方,除了确实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外👩🦼,还得益于其先发优势而形成的又宽又深的生态河✤。适配是操作系统后进入者构建产业生态🧝🏻♀️、巩固市场份额的一种方式🥎。一个领域的操作系统产业生态形成后,对后进入者会构成巨大生态屏障⏏️,后入操作系统厂商往往通过构建生态适配平台等方式🔄,选择一些终端用户常用的下游软硬件产品主动进行优化适配🐷,一款款软件,一个个硬件👏🏻,分别去测试、调整、优化。
生态和适配发展策略带来的启示是正向构建产业生态易形成飞轮效应👨🏭,生态愈加健全;反向构建产业生态难覆盖重要应用♝,生态难以壮大。目前我国操作系统厂商与全球领先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Windows、RedHat Linux、iOS和Android 等领先的操作系统都是通过正向方式在各自领域构建了庞大产业生态👰🏽。我国信创领域操作系统已走过了能用和有用两个阶段,现在正向好用阶段发展。而操作系统是否好用的一个直接衡量指标就是其兼容适配的软硬件产品数量↗️,数量越多,生态越好⛵️,表明这个操作系统就越好用。
(本文系万泰ICIR“交大评论”特约稿)
“交大评论”公众号由万泰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主办。全面关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重点聚焦以网信产业为核心的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动态,每周一期🍍,周日定期更新。
《人民邮电报》专访第1期:知己知彼,让网信产业发展有的放矢
/show-238-8776
《人民邮电报》专访第2期😲⚙️:直面操作系统五大挑战,奠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实基础
/show-238-8858.html
《人民邮电报》专访第3期:把握第三次信息终端革命历史性机遇,实现我国网信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show-238-8926.html
《人民邮电报》专访第4期👨🏿🏫:筑牢人工智能三大基础环节,迎接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
/alumni/show-975-8966.html
《人民邮电报》专访第5期👮🏼:数字技术集成创新,推动综合管廊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
/alumni/show-975-9002.html